倖存者和倖存的世界
記得先前台灣播完「我要活下去」(Survival)很多年後才播Wall Street版的「The Apprentice」,但是緊接著就是模特兒版的「名模生死鬥」,和服裝設計師版的「決戰伸展台」。說起來這個倖存者系列和美國偶像系列(American Idol)一樣是各憑本事,但最大的不同,就是參賽者需不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夥伴關係,然後以更短的時間背棄它。
沒想到到了澳洲,居然發現這裡也有同類型的節目,偶像系列的有「Australian Got Talent」,在澳洲人講話口音已日趨美語的現代來看,這個節目幾乎跟看「美國偶像」或是「成名 30 秒」一模一樣。倖存者系列的則有喜劇演員版的「Thanks God You're Here」,完全不瞭要飾演什麼角色的喜劇演員換了衣服就上鏡,對白自己編,而且要有趣。另外還有一個我到現在還想不出有什麼傳神的中譯名稱的胖子減重版「The Biggest Loser」,最近澳洲政府已經意識到國民的肥胖問題,因此這節目不但政治正確、畫面夠衝擊,還帶動健身、運動、減重等相關產業的興盛。我想台灣的健身中心如果也能高瞻遠矚到投資製作這一檔節目,應該比老是找藝人代言又復胖來自打嘴巴好一點。
看樣子倖存者不但充斥在各行各業,也遍布世界各角落。讓人不禁揣測現代人是倖存而非生存的存在。回頭想想台灣的綜藝節目好像還沒抄到這個部分,那麼就讓我們提早來想想還有哪一行、哪些人,也能來「我要活下去」系列參一腳:
廚師:
最近在看 95 「料理の鐵人」(Iron Chef)重播,才驚覺除了有新加入的挑戰者單挑鐵人這部分看起來比較像偶像系列外,也曾經捉對廝殺但是從沒被淘汰掉的料理鐵人,很可能就是這款倖存者系列的開山祖師啊!料理鐵人有沒有輸給挑戰者過,已經不記得了,值得但書特書的是,就算鐵人輸了,還是可以參加下一場錄影。唯一能叫鐵人收拾廚具回家的,只有年紀──參見95年「道場六三郎之我比完這一場再退休」新年特別節目。
程式設計師:
台灣最人才濟濟的就是這一行!當場寫完當場線上對K,可以分組也可以單挑,只是要如何讓設計師們的臉不要一直貼在螢幕上,而且每一關都要有不同的橋段,還要讓畫面看起來有「對決」感,不要每集都看到一堆人坐著打電腦,這樣難度好像比較高哦?
民代: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後,台灣的民代不但已經很習慣面對鏡頭,還會自動想出各種關卡自己挑戰和克服──變裝、格鬥、才藝表演、機智反應……,不管是加入紅橙黃藍綠藍靛紫那一組,變色的速度不輸章魚,可看性應該很高。製作單位應該找中選會參一腳,選民可以直接電話投票,比四年一選有效率多啦!
無差別格鬥主播台:
服裝、化妝、肢體、特效、機智反應、多語能力、同步口譯、唱歌、跳舞、吞劍、轉盤、跳火圈、睜眼說瞎話……,想想看在現實世界裡要坐上新聞主播台,過關斬將的過程實在精采可期啊!
狗仔:
雖然台灣已經進入全民皆狗仔的年代,不過我們對於資格還是要從嚴審查,絕對不允許拿著照相手機就來魚目混珠。至於評分標準不在誰的報導最接近事實真相,能夠引起其他媒體追蹤報導頻率最高的才能勝出。
詐騙集團:
先聲明,製作這檔的目的在於社會教育,就像找慣竊來發明防盜設備一樣,目的是要教育閱聽大眾:這樣就是在騙你啦!下次碰到臉上沒寫金光黨的金光黨員、接到事有蹊蹺電話、收到中彩票馬票傳票……就是要騙你鈔票!罩子放亮點,千萬別說電視沒有教!
0513附注:最近在此地收視爆升的還有兩個綜藝節目,一個是「我要活下去之脫衣舞孃」版Pussy Cat,另一個則是「我要活下去之楚門的世界」版 The Big Brother,精采的程度就不用澳貓贅述了。只是娛樂大眾已經做到這樣赤裸裸,接下來還要掀什麼觀眾才想看呢?
3.26.2007
20070325, MAX 27 ℃
3.23.2007
20070323, MAX 30
3月23日,一週容易又週末……
早上起來泡了朝露來喝,想到上回有人問起,還是拍下來大家自己看看吧。
●晚餐菜單:糖醋救烤魚、終於夠軟瑤柱炒芥菜、雞肉炒秋葵昨天的烤魚我只吃了其中一條的尾巴。今天從冰箱拿出來已經變硬了,所以就切蘑菇、蒜末,爆香薑片,然後擱糖、醋加水煮開,再把魚放進去熱,起鍋前勾芡,ok!只是蘑菇炒起來湯汁是黑的,雖然最後放了芫荽,但是也看不太出來。
至於之前從來沒泡軟過的瑤柱,我昨天就已經拿出來啦!經過一天一夜的浸泡後,才終於態度軟化!加在昨天買的芥菜裡一起炒來吃,味道還滿甜的。至於那個湯汁,我是拿冬瓜湯當高湯用讓芥菜燜熟用的,顯然又是一個放太多,就算勾芡也沒救回來。
至於最後一道秋葵炒雞肉,其實裡頭還有木耳。會牽絲的秋葵以前在台灣只看到狗妹買過幾次,怕沾到納豆絲那種感覺讓澳貓自己絕對不會買來煮的。這些又肥又大足足台灣或日本秋葵三倍大不止的秋葵,是上週日在Sunny Bank超市,以Faye 和Chester口中之「驚喜價」六塊澳元買下來的,所以今天煮這道菜的當然是Chester,值得一提的是雞肉絲的直徑大概可達0.8公分,跟巨大的秋葵放在一起,活像啃桑葉啃到圓滾滾、萬一翻過去就趴不回來的蠶寶寶啊!
20070322, MAX 30℃
20070320
3月20日,右排有理
因為已經受不了這個排版的程式,但是又苦無對策。是誰說科技出自人性?有沒有想過愛因斯坦說過誰是會投票的狗?
●陽台外的鳥世界
週二上完課,沒事就回家了。沒想到外頭鳥聲鼎沸,趕忙拿著相機衝出去,果然又在後頭的芒果樹上看到 magpie,這一回有三隻,不過並沒有發生像上次那樣互相趕來趕去爭樹頭的情形,是不是因為都是同類就不知道了。所以,照片裡各有三隻鳥哦!
●晚餐菜單:真夠軟滷味拼盤、爛肉空心菜
昨天沒入味的滷味今天都入味了不止,還全部都入口即化,而且牛味久久不散哪!至於那些豬肉是先前滷太乾的那些,一直沒吃完。今天終於想到改善的方法,把它的滷汁再用胡椒、香油、蒜頭重新調過味,豬肉切片後放進去煮一下再勾芡。盤子裡鋪著的是汆燙好的空心菜,把肉和芡汁倒上去一起吃,肉切的時候就切碎了,不過這樣還滿好吃的。
20070319
319,晚風無解公園路今天是我到UQ之後第一次翹課,因為下午五點多要去住處附近看房子,所以就沒去上Acadamic Writing ,跟Joanne直接回家走過去看。可是那個號稱studio的房子,其實還滿小的,屋主還把車庫封起來做成臥房──各位,這是違反昆士蘭州法律的唷!這裡規定凡是要當臥室的房間,都要有窗戶!
但是我們並不只是為了這個原因不想租這房子。進去轉了一圈走了出來,黃昏了。接下來呢?我看著在那房子對面公園跑步的人,和從面前經過的下班的上班族,心裡忽然沒了主張。
後來決定去上次吃牛排那條Park Rd吃泰國菜。位子很好,晚風很涼。對面的酒吧裡閃動的人影看起來比食物更迷人;我想我是開始覺得沮喪了吧。前菜是泰式小點拼盤,就是些炸春捲、炸咖哩餃,味道不賴,醬汁也很好。至於主菜的部分,澳貓改不了台貓惡習,仍然點了乾炒牛河來吃,只不過它上頭還附了砂糖、乾辣椒和花生末,吃起來又鹹又甜,所以沒吃完,最後打包帶走。
左圖是Joanne點的綠咖哩牛肉,還特別聲明要很辣,右圖是 Chester 和 Faye 合吃一份的綠咖哩雞肉。至於味道,據說不夠辣之外,椰奶也放太多太creamy,有乳醣不適症的 Joanne,吃完回到家就發作了,真可憐。
20070318
3月18日,依例週日大餐澳貓經常做飯一小時,吃飯半小時,整理照片加寫完部落格只要半小時,但是調整欄位卻要花上一兩個小時,卻常常受困在圖文黏在一起的窘境,難道網路世界就不需要編輯嗎?
●午餐:再來一碗切仔米粉
星期天還是熱,雖然報紙上已經開始出現「early fall」的字眼,但是氣溫卻 fall 不到哪兒去。昨天中午吃的切仔米粉因為意猶未盡,所以又拆了一包來煮,為了變化口味,所以擺上滷肉和鯪魚丸。鯪魚這魚長什麼樣子我沒有概念,吃起來很軟就是了。不過同樣重量的米粉,今天煮起來卻多到讓人有一種會繁殖的感覺。
●晚餐菜單:涼拌牛肚、牛奶白菜、滷味拼盤、清炒豆芽
上一次Chester 試做涼拌牛肚,感覺和我做的味道不太一樣,昨天去Sunny Bank 超市看到牛肚又買回來,打算再試一次。不過今天這頭牛味道特重,在汆燙時我忍不住帶著書逃到陽台上去。做好以後先擱冰箱,等 Faye 晚上回來一起吃飯時已經很涼了。老實說,作菜的確會反應出人的個性,我想涼拌牛肚就是很好的證明吧。
牛奶白菜是 Faye 的強項之一,我最多吃過焗烤白菜而已,看到她先炒白菜,再倒入鮮奶去燜煮,感覺很新鮮。說真的,牛奶和白菜的味道真的很合哩!只是加鮮奶就差這麼多,各位在家也可以試試!
滷味拼盤的重點是牛筋和帶筋牛腱塊,Chester 下午就用燜燒鍋煮起來放,顯然時間還是不夠久,海帶怕煮爛所以到最後才放進去,但也因此沒有滷煮入味。總之還要再加工。
因為晚餐有早一點點煮好,所以就把茶几抬出去,準備到陽台上吃飯,這就是菜旁邊出現蠟燭的原因。豆芽菜純粹是為了多添一樣菜色,總之豐盛的晚餐好像變成週日例行公事。
3.17.2007
20070317, MAX 32℃
3月17日,吃吃喝喝又一天●早餐:優格果凍
這次買的櫻桃口味果凍粉,做出來以後一樣顏色詭麗。忽然想起上週買了一桶桃子加芒果口味的優格,號稱99% fat free,所以找出來挖了幾杓加上去,感覺就像外頭在賣的甜點。唯一不能忍受的是那優格實在太甜,如果這99% fat free的都甜成這德性,我想買原味的應該會甜得嗆到吧?
●午餐:切仔米粉
前幾週每次去Coles時,看到有米粉在特惠,就會買一包回來放著。今天看看冰箱裡有前幾天吃不完的滷牛心,於是就把米粉拿出來,放進開水裡去煮兩分鐘,撈起來瀝乾。另外用一個鍋煮高湯和大白菜,好了以後倒入米粉,把牛心排好、撒上蔥末和芫荽,澆上一點滷汁,啊哈!滋味可不輸路邊攤的切仔米粉唷。
●午後甜點:布丁豆花
下午跟Faye、Chester一起去Sunny Bank 的大賣場看家具。今天的Brisbane又是一個大熱天,光是從停車場下車走到賣場門口,都有一種快融化的感覺。因為是假日,商家會提早打烊,所以一看完家具我們就趕到華人超市去大採購下週食材。等到買完東西,也開始覺得餓了。Faye 說她有回買來的豆花店就在附近,所以就拎著大包小包過去。大概才能擠下十個人的豆花店裡人聲鼎沸,他們兩人叫了紅豆和花生豆花,澳貓秉持一貫非必要不吃豆的原則,叫了粉圓椰果豆花。這家店的豆花真的非常細嫩,感覺上比較像是用吉利丁去做的,而不是用石膏做的傳統豆花,但是很好吃,品質不輸台灣。●晚餐菜單:苦瓜鑲肉、辣炒空心菜、紅燒花枝
據說苦瓜鑲肉是Chester的招牌拿手菜之一,所以前幾天Faye買來的苦瓜終於在今晚隆重登場。在豬絞肉裡摻了攪碎的香菇、荸薺,,然後填進苦瓜裡去,用大火蒸12分鐘左右。可能這苦瓜大了點,吃的時候覺得熟了但不夠軟爛,但這也有可能是老人家牙口不好所產生的偏見啦!此外今晚除了昨天剩的獅子頭外,Faye還做了辣炒空心菜以及紅燒花枝,但我沒注意到作法。總之花枝很好吃!真想去和平島39號吃軟絲刺身啊!
3.16.2007
20070316, MAX 30℃
3月16日,越洋連線獅子頭
●晚餐菜單:紅燒獅子頭、滷豬肉、汆燙芥蘭
上週Chester買了一大塊帶皮五花肉,澳貓年過三十以後就很少主動接觸三層肉,因此一直沒打算煮它。前兩天Chester把它用油兩面煎過以後就放進滷汁裡去滷,我嫌肥肉多,每天都會重新開火把它再滷一道。今晚終於把它夾出來切塊吃,肥肉的部分已經一點都不膩了,我夾了一塊最小的,雖然肥肉甜嫩可比果凍,但大概可抵我一年攝取量啦!比較可惜的是瘦肉被我每日一煮,變得十分乾澀。接下來如果要再上桌,恐怕還有得加工咧!
不管大家相不相信,這真的是澳貓生平第一次做紅燒獅子頭,這跟貓科動物是不是同根生完全沒有關係,純粹只是很少看到有人在賣荸薺,所以不會特別想到要做而已。以前在台北外食時,也不太常叫獅子頭來吃,但不知道為什麼有個印象是獅子頭裡有荸薺,今天看到冰箱裡有絞肉、有冷凍荸薺以及大白菜,就覺得澳貓這輩子終於來到要做紅燒獅子頭的關口了啊!
雖然我大概知要怎麼做才會進行到一般餐館做獅子頭,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越洋MSN台南小歌女問問作法;不料小歌女也沒煮過這道,兩人隔著南北太平洋紙上談兵了一下,然後我才動手把絞肉、荸薺拿出來解凍,利用這個時間拿兩片吐司來浸牛奶,泡軟以後弄碎,加入絞肉和切碎的荸薺,以少許鹽、糖、黑胡椒和麻油調味。小歌女有建議放酒的,但我忘了,最後加入切碎的九層洋塔,用力攪拌讓肉產生黏性後,再抓出掌心大小的肉團來用力拍打,大致捏成球形就下鍋油炸。
肉丸子很快的把外層炸焦一點點就夾起來,晾在一等。然後用另一個鍋子裝高湯,加一點鰹魚醬油和糖去煮大白菜,再把丸子放進去一起滷。高湯加上會大量出水的大白菜後變得有點多,所以我又找出冬粉一起擱進去,起鍋前再用少許太白粉勾芡。以前我媽好像還會切一點芫荽增加顏色和香氣,今天就暫時想像這是一道「有芫荽.有芫荽.有芫荽」的獅子頭粉絲煲吧!吃的時候本來還很擔心,因為獅子一紅燒之後頭變得更大了。不過一夾開來吃,肉居然入口即化,十分綿密。唯一會嗑到牙的是脆脆的荸薺,吃起來又多添一項口感。最了不起的是九層塔,這樣又炸又滷居然還是綠油油,它那種獨特的香氣被這麼一紅燒,讓獅子頭的氣味不輸正宗德國香腸哩!至於吸收大量肉汁的冬粉和白菜有多好吃就更不用說了。除了湯汁沒收夠乾以外,這些獅子我覺得可以推出去拋頭露面了唷!
3.15.2007
20070315, MAX 29℃
3.14.2007
20070314, MAX 29℃
3.13.2007
20070313, MAX 28℃
20070312, MAX 34℃
20070311, MAX 32℃
3月11日之終於買對牛腱肉啦!
昨天去唐人街肉店挑肉的時候,對著牛腱那一格端詳了很久,最後終於拿定主意,叫店員切了兩塊看起來最像有牛筋的腱子肉下來。回家以後按澳貓自行配方做了滷汁,然後就把牛腱汆燙後下來滷。
這次買的牛腱仍照上例不耐久煮啦,大概煮到第二次,肉的邊緣就已經軟爛,不過這次終於買對肉,一切開來發現美麗的牛筋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真是太賞心悅目啦!
因為有了滷菜,所以中午只有簡單地煮了韓國涼麵來吃。澳貓對辣的東西也有貓舌反應,得靠牛奶和意志力才能下嚥,幸好這包辣味配方的韓國涼麵終於吃完啦!
●晚餐菜單:滷牛腱、冬菜 BASA、炒空心菜;甜點:起士慕斯蛋糕傍晚我Joanne約在 Toowong Village 打算買點生菜回來當下週午餐。沒想到週日的Coles 菜都沒了,連隔壁的 Fruit Caper 也早早打烊,所以只買了牛奶之類的東西。正要回家時,Joanne碰到朋友所以去 RE 聊了一下,我自己先提菜回家,她隨後才到。
Chester炒了一個空心菜,熱了上次 Faye 煮的冬菜 BASA魚和中午的滷菜。Joanne 今日的貢獻是把菜全部清空和起司慕斯蛋糕一個。今天真的很熱,熱到覺得吃甜品才是正確的按照使用說明,這蛋糕要先冰,趁凍得硬梆梆時切開來,擺室溫三十分鐘後就可以吃。沒想到我們切好擱著,才聊大概十分鐘,蛋糕就癱瘓啦!可見今天有多熱!
20070310, MAX 31℃
3月10日輔導級鳥擊畫面
早上起來照例開電腦查看房仲網,不料忽然一聲巨響──很像有車子撞翻路旁垃圾桶,隨即斷電。合理的推測是變電器出了差錯,納悶的是,現在住的這條小馬街路,經常人煙罕至到一天只有兩部車子經過,剛剛不但沒有聽到車子經過,也很難想像有車子會騰空撞上懸在電線杆半天高的變電器啊!
不久電來了,但我們也要出門了。今天的目的是例行性的肉品採買,但是出一趟門茲事體大,乾脆把課本帶出去唸。才剛彎出小路,就在通往火車站那個轉角的地上看到一隻燒焦的烏鴉,原來這就是今早斷電的原因。為了澳貓的某種怪癖作祟,已經先行把會引起感官不適的畫面部分處理過,但是建議還不知道死亡為何物的兒童不宜,不知死活的青少年必須由家長陪同觀看!
●午餐:越式米粉
這家位在city的越式小館是Chester推薦,本來剛到Brisbane的第一週就要去吃的,但當時沒開還是什麼的。
這次出門因為先去買電話卡,再轉回來已經營業中。我點的是香茅牛肉涼拌米粉,Chester點的是香茅烤雞排涼拌米粉。這裡的越式米粉感覺上像我們那裡的河粉,只是減過肥,看起來很細長;碗裡除了肉,還有份量十足的生菜,拌著酸酸甜甜的醬汁一起吃,味道還可以。不過Chester卻認為,除了店裡服務美眉以外,其他的水準都降低啦!
●植物園的天堂鳥
吃完飯我們決定先去喝咖啡唸書,然後趕在唐人街打烊前去買肉。Brisbane的咖啡店不少,但是city 裡的大都被觀光客擠滿啦!最後我們去了 Botanic Garden 附設的Cafe。價格還算ok,在Brisbane 喝一杯 Latte付 3.5AUD 左右大概都算行情價,更何況這裡附贈芬多精和負離子。
據說這座Botanic Garden 裡以本地植物取勝,但很有意思的是裡頭在一段步道兩旁種了一大叢竹子,算算至少有四種,雖然才長15公尺左右,但是忍不住讓澳貓懷念起阿里山的瑞太古道,以及黃昏時分從豐山往阿里山時,夕陽與路面平行地從竹林間穿透過來的景象。出去時看到天堂鳥,這種花向來以豔麗著稱,但吸引我拍照的是它的葉片襯著光透過來的美麗紋路。
●晚餐菜單:花枝炒黃瓜、椒鹽排骨和乾燒蝦仁
喜歡吃無殼魚的澳貓覺得花枝炒什麼都好吃,既然冰箱裡有小黃瓜就炒小黃瓜。這裡的小黃瓜味道跟台灣種的小黃瓜味道差不多,但是又壯又長得多。各位,Chester做的乾燒蝦仁這次的醬汁的確有燒乾,為了拍照還特地切了大家都不愛吃的蔥絲上去。
至於椒鹽排骨這道菜的正統作法可能跟我做的完全南轅北轍,不過澳貓向來一意孤行,幸好做出來也不難吃。作法是先用鹽、黑胡椒和少許酒醃一下排骨,炸完以後裝盤時再撒白胡椒粉。以前我會把少許鹽和白胡椒粉放進鍋裡乾炒一下做胡椒鹽,但是在外頭吃飯的時候,很多餐廳都是把鹽、胡椒和味精一起拌一拌就要打發顧客,真是值得譴責啊!